科研成果

食药用菌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3日浏览次数:88 打印

食药用菌是我国农业第五大产业,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经济和社会价值。本项目立足我国、福建省食药用菌重要资源和产业优势,针对食药用菌加工过程中活性物质提取率低、能耗高,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不明确,粗加工产品多、高值化深加工产品少等系列问题,以研发促进产业,产业反哺研发,经11年多研发,创建了食药用菌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体系,主要科技创新点如下: 1. 发明高值加工新设备,创研绿色制备新技术,提高活性物质提取率。 发明了食药用菌生物活性物质超声提取罐、粉碎杀菌研磨一体化加工设备、离心喷雾干燥机等19件食药用菌高值化加工新设备。发明了活性物质低温醇水酶、超声辅助绿色连续制备新技术,集成了食药用菌粉碎杀菌一体化加工-超声提取-双效浓缩-离心喷雾干燥等活性物质绿色制备新技术,与传统水提取方法相比,活性物质提取率显著提高,能耗显著降低,其中,灵芝活性物质提取率提高了54.5%,单位活性物质能耗降低48.1%。 2. 创建了研究技术体系,探明功效与作用机制,为产品研发奠定基础。 创建了“体外生化-细胞生物学-老鼠和秀丽线虫动物模型-多组学”等相结合的活性物质(成分)功能快速筛选、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技术体系,探明了灵芝、灰树花等食药用菌醇提物、水提物、酶解物的活性成分及其调节糖脂代谢机制;探明了灵芝酸A调节高脂饮食小鼠肠道菌群,抑制胆固醇、脂肪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总胆固醇转化、脂肪氧化和胆汁酸排泄相关基因表达等调节脂代谢机制;探明了灰树花多糖GFP-N的结构及其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IRS/PI3K通路基因表达,调节Ⅱ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作用机制;探明了灰树花多肽硒抑制HepG 2肝癌细胞增殖、茶树菇多糖抗衰老等机制,为产品研发奠定基础。 3. 集成深加工技术体系,创制系列高值化产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集成构建了“食药用菌活性物质绿色制备-功能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新产品研发”关键技术体系,创制了灵芝枸杞提取物孢子粉(国食健注G20120486)、灵芝提取物孢子粉(国食健注G20120597)和灵芝提取物孢子粉胶囊(国食健注G20120627)等保健食品,研发了灵芝复方善脂胶囊、灰树花复方善糖胶囊、灵芝咖啡、灵芝酒、灰树花多肽钙和茶树菇提取物固体饮料等高值化新产品,促进了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保健食品注册证书3件;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收录23篇,EI收录2篇,他引682篇次,核心技术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培养博士后3名,博硕士研究生21名。成果在13家食品企业应用,近三年新增产值13.33亿元、利税2.30亿元,出口创汇2.58亿元。吴清平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评价认为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期:0000-00-00

联系人:刘斌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