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作物向水性机理及其调控关键农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1970年01月01日浏览次数:56 打印

    在作物向水性的信号传导机制方面,首次发现了Gβ磷酸化修饰是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在作物向水性的分子表达方面,首家研制出HSP26.7、HSP23.2、HSP17.9A、HSP17.4A和HSP16.9A共5个评价作物向水性(抗旱耐高温)能力强弱的联合标记试剂盒。
    应用联合标记试剂盒与品质生理技术,构建了基于向水性的作物适度亏缺灌溉制度;率先研发了免蓄电池的风光互补扬水技术,用于山地作物灌溉扬水作业,尤其是自主开发控制器解决了免蓄电池的风光互补及直流输出电压直接启动水泵的难题,相比传统的风光互补利用技术,该技术显著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研制出由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基于无线传感的灌溉控制装置,实现远程实时控制灌溉水的自动精确供给。
    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个,其中“一种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的山地作物灌溉系统”专利已许可转让;“基于免蓄电池风光互补扬水灌溉技术”入选2015年第二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该技术已在山地农业灌溉上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成果达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Gβ磷酸化修饰参与作物向水性信号传导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期:

联系人:何华勤

联系电话:13906918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