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中国野牡丹属植物保育研究与开发利用

发布日期:1970年01月01日浏览次数:79 打印

    该项目在中国野牡丹属植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收集了中国野社丹属植物,建立了种质资源圆,对野牡丹属植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确定了晨毛野牡丹等5种为优先开发利用种类。
    通过形态学特征、叶片和花粉的超微结构以及分子系统学手段相结合,开展了中国野牡丹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提出中国野牡丹属植物为8种1交种。
    对枝毛野牡丹、毛稔、多花野牡丹的传粉生物学研究,发现限制其传粉的关键因子和野外繁育生殖策略,揭示了毛稔和中国特有种技毛野社丹有性繁殖的关键因素,探索中国特有种枝毛野牡丹的种群动态规律。
    通过辐射处理、秋木仙素诱导以及种间、属间杂交育种,得到了野牡丹属种间杂交后代;通过种间杂交,成功选育两个新品种“天骄’、“心愿’。
    创建了毛稔、多花野牡丹(M. ffine)栽培技术体系,突破了野牡丹(M. candidium)盆栽株型、花期调控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和园林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综上所述,该项目系统开展了野牡丹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分子系统学、传粉生物学、繁殖与栽培技术体系等研究,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相结合,特色鲜明,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种间杂交和新品种选育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期:

联系人:彭东辉

联系电话:1380509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