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我国四种主要水稻病毒突破介体昆虫传播屏障的机制

发布日期:1970年01月01日浏览次数:69 打印

    首次建立了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三种介体稻飞虱的持续培养细胞系,并将免疫荧光、电镜和RNAi与介体培养细胞相结合,为研究水稻病毒的侵入、复制和扩散机制,以及病毒与介体因子间的互作机制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平台,推动了植物病毒学的发展。
    鉴定了RSV、RDV和SRBSDV参与病毒在介体内扩散的病毒因子,明确RDV和SRBSDV侵染诱导形成的包裹病毒粒体的管状结构是病毒突破介体传播屏障的重要通道,首次建立了病毒通过管状结构突破昆虫肠道微绒毛和基底膜等组织屏障的新模型。
    阐述了4种水稻病毒在介体昆虫体内的侵染循回途径,并从病毒突破传播屏障方面解析了水稻病毒与介体间循回期差异及亲和性差异的机制,为病害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综上,该项目在水稻病毒与介体昆虫互作研究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在介体昆虫细胞培养,病毒在昆虫体内的复制和扩散、突破介体昆虫传播屏障的机制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

专利申请日期:

联系人:魏太云

联系电话:0591-8378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