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通过与陕西、河北、河南、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天津等省市的相应团队,以及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的共建,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童庆松教授项目组已经将锂离子电池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发展到中试阶段,现正寻找合作伙伴。本研究采用世界上独特的浆料处理-固相烧结工艺制备锂离子电池绿色、低廉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与国内外众多制备工艺不同,采用均匀分布的导电性纳米导电剂改善微米磷酸亚铁锂颗粒的导电性,使得制备的样品既具有可控的质量密度,又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制备过程不使用其它制备磷酸亚铁锂工艺的高能耗、高投入的生产设备,有可能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制备性能最好的产品之一。已经有7项发明专利得到授权(ZL 200810071493.2;ZL 200810071494.7;ZL 200810071644.4;ZL 200810071643.X;ZL 200810071492.8;ZL 200810071496.6)。目前已经完成了多轮10公斤级的制备,完成2轮50-100公斤级的中试制备。制备的样品已经送往福建、深圳等地的电池厂进行软包装电池的装配。样品制备的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在2C倍率电流下,初始放电容量高于110mAh/g;在0.1C倍率电流下,初始容量高于140mAh/g。制备的软包装电池300循环的衰减率不高于2% 。原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低廉,预计4-6万/T。